無人機應規范文明飛行
近年來,我國無人機行業發展迅速。工業級無人機在管線巡護、信息采集、應急救援、地理測繪、農林植保等方面應用日益廣泛,消費級無人機多用于航拍、娛樂等。然而,一些個人持有者“亂飛”無人機等現象,對公共安全、他人隱私等也帶來一定程度的危害,亟待規范治理。
盡管圍繞無人機“哪里飛、怎么飛、誰放飛”的討論不斷增多,相關管理辦法也在逐步完善,但審批程序、適航標準等內容較籠統,缺乏明確監管主體等問題依然有待解決。管住“亂飛”的無人機,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制度,探索建立無人機使用申報、禁止事項清單、“黑名單”等機制,合理確定飛行邊界。另一方面要加強監管,確保無人機使用的全過程處于監管之下,最大程度杜絕可能出現的侵權、危害行為。
依法且文明地操作無人機,是公民應盡的義務。無論從業者還是愛好者,都應遵守法律法規,在取得資格后按規定申報飛行。在實際操作中,還要始終保持良好飛行習慣、自覺維護飛行空間安全、做好應急預防措施。帶著責任操作、堅持文明飛行,無人機才能為工作助力、為生活添彩。
聲明:本文源自網絡,由樂教科技整合整理,如有版權問題,請及時聯系我司,我們會盡快處理。